2025 年 7 月,柬埔寨突然掀起反电诈风暴。全国多地同步展开突击行动,45 个诈骗窝点被捣毁,2200 多名涉诈嫌疑人落网。
这个被电诈产业盘踞多年的国家,为何突然转变态度?这背后藏着什么不可言说的原因?
众所周知,电诈产业的生存离不开保护伞,这是公开的规律。拿缅北电诈来说,有果敢四大家族撑腰;就妙瓦底电诈而言,依附于克伦佛教军,这些背后都是当地军阀。
但柬埔寨是没有军阀的国家,所有军权都被洪森家族掌控。那么柬埔寨电诈的保护伞是谁?答案只有一个:洪森家族自身就是最大保护伞,并且是这个国家唯一掌握枪杆子的权力核心。
联合国早有报告指出,柬埔寨的西哈努克、金边以及波贝等地区,建起了大规模电诈产业园。其中规模最大的 “汇旺” 担保集团,其官网曾挂着洪森侄子洪托的照片 —— 他是该公司大股东之一。“汇旺” 作为专业洗钱平台,一年洗黑钱超 40 亿美元。旗下 “汇旺支付” 被誉为 “灰产界的支付宝”,亦是全球最大暗网交易平台,通过虚拟货币抽佣牟利。
这只是冰山一角。柬埔寨参议员符国安在泰国曼谷被捕时,保险柜中搜出 2700 万泰铢现金,车库里停满劳斯莱斯、宾利等豪车,这些钱基本是从中国诈骗的血汗钱。符国安不仅是洪森的亲信幕僚,更是柬埔寨电诈顶级掠食者。此外,太子集团的陈志、LYP 集团的李永法等电诈大佬,均为洪玛奈的高级顾问,这些人都围绕在洪森家族身边。
柬埔寨此次反电诈并非主动出击,而是洪森家族被掐住软肋后的无奈之举。起因是洪森背后背叛他信家族,准备牺牲佩通坦为儿子洪玛奈接班铺路。他信家族掌握着洪森家族的众多黑料,佩通坦直接甩出王炸 —— 逮捕符国安,这一击正中柬埔寨电诈要害。
要知道,洪森家族掌控柬埔寨数十年,是真正的国家机器。电诈黑幕若被彻底揭开,整个政权都可能崩塌。被逼至此,洪玛奈只能采取 “弃车保帅” 策略:表面上抓了 2200 多人,实则都是基层小喽啰,那些顶着参议员头衔或担任首相顾问的电诈高层,一个都没被抓。这些人身居高位且财力雄厚,与地方军阀完全不同,根本动不得。
电诈早已成为柬埔寨的毒瘤。由于经济落后、就业机会稀缺,电诈集团以 “高薪工作” 为诱饵,吸引大量低学历偷渡者加入。边陲省份偏远的地理环境成了天然掩护,电诈团伙在山区建园区,用柴油发电机及星链卫星规避监管,技术升级至 AI 翻译工具,诈骗目标从中国扩展至欧美。这些犯罪集团将受害人称作 “猪”,用 “恋爱交友”“无抵押贷款”“点赞兼职” 等套路,通过虚假平台疯狂敛财。
电诈的危害已渗透柬埔寨方方面面。西哈努克港因电诈聚集沦为 “罪恶之都”,合法企业纷纷撤离;人口贩卖猖獗,大量妇女儿童失踪,底层女性在灰色产业中遭受剥削;社会治安恶化,暴力犯罪频发,民众安全感骤降。
民众对电诈的不满早已沸腾。无数家庭被电诈摧毁,受害者家属的悲痛愤怒在社会蔓延。中柬义工队因救助受害者遭犯罪集团威胁的事件,更让社会对电诈的担忧达到顶点。政治层面压力同样致命,反对党领袖揭露境内存在大规模强迫劳动,直指犯罪集团受地方高官庇护;泰媒曝光洪森家族与电诈集团的利益关联,虽未经证实,但政府公信力遭遇重创。
更严重的是,“电诈天堂” 的污名让柬埔寨在国际上抬不起头,东盟各国对其失去信任,中国等受害国多次施压,周边国家亦通过东盟机制密集追责。“诈骗输出基地” 的标签使外资望而却步,旅游业遭受重创。当泰国撤回赌场合法化法案吸引中国游客时,柬埔寨却因电诈吓退了潜在访客。
中国作为最大受害国,不仅多次通过外交渠道严正交涉,更派公安工作组赴柬联合执法。美国的制裁威胁与联合国的问责压力持续升级,“电诈之都” 的污名严重阻碍柬埔寨融入国际经济体系。修复国际形象、重建外交信任,成为反电诈的重要推力。
经济转型也容不得电诈这个 “毒瘤” 共存。电诈带来的畸形经济早已难以为继,虽曾为西港贡献 10% 的 GDP,但这种靠犯罪支撑的增长不可持续。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,柬埔寨必须切除电诈这个 “毒瘤”。
对洪玛奈而言,反电诈亦是权力交接的必然选择。作为缺乏战功的 “政坛二代”,他急需通过雷霆行动树立权威。与洪森时期对电诈的轻描淡写不同,洪玛奈将其提升至 “国家安全” 层面,动用军队清剿、威胁撤职不作为官员,实质是借反电诈巩固权力。洪玛奈通过打击低阶马仔、回避核心保护伞的方式,既展现打击决心,又进行危机公关式切割,为家族政权续命。
但问题是,电诈收入已占柬埔寨 GDP 的三分之一,如此巨额收入,他们真能舍得放弃?柬埔寨本轮反电诈的核心因素是洪森家族与他信家族的反目成仇,我们有理由怀疑,一旦风头过去,电诈很可能卷土重来。毕竟,这更象是一次表演性反电诈行动,没有高层被捕,背后的保护伞依旧能只手遮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