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方言演绎江湖侠义,客家方言展现中式梦核,这些作品能够出圈,核心在于打破了人们对说唱的刻板印象。
作为一种舶来品,说唱进入中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总是和潮酷、叛逆、小众等标签联系在一起。
借鉴国外说唱歌手的风格,在歌词里展示自己的成功和财富,是当时主流的表达方式。即便是知名说唱歌手,歌词中也常常绕不开“房子车子票子”和“最牛最顶最厉害”这类内容。
当算法开始偏爱洗脑的hook和简单重复的歌词,那些真正需要时间沉淀的叙事性作品逐渐被边缘化。
根据《中文说唱音乐报告(2022)》,说唱歌词中“金钱豪车”的比例有所下降,“梦想”成为高频词汇TOP1。
揽佬的说唱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表达。顶配的编曲采样、看似平淡如水实则韵律节奏感浑然天成的talk flow,再加上他用通俗的意象让说唱变得更加接地气,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。
眼下,说唱圈正围绕“土”“洋”展开争论。
起因是《新说唱2025》的热门选手TopBarry在节目中挑战“大魔王”那吾克热时,直白地称对方为“土哥儿们”,还说出“十一组大魔王里有九个都是土哥儿们”这样的言论,引发争议。
这里所说的“土”,是相对于“洋”而言的,由此划分出两个阵营。
简单来说,紧跟国外流行的Auto-Tune、Drill、Jersey Club、Afrobeat、孟菲斯Beat、底特律等风格的,属于“洋”队;而没有及时跟进国外风格,仍在唱快嘴、玩技术流的说唱歌手,则被他们称为“土哥儿们”。
过于“土”或过于“洋”都会受到批评,这本质上是一场审美权的争夺。
同样风评两极化的揽佬,在这场争论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——将本土风格、地域特色与时兴的风格相结合,孟菲斯beat包裹客家商谚,唱出客家人热衷于做生意、想发财的心声,用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。
“非典型说唱”反而构建了更普世的情感连接。这种打破刻板印象的尝试,让说唱获得了更高的热度。
客观来讲,当一首说唱歌曲能够引发大众的共鸣和讨论时,它就已经成功了一半。
《大展鸿图》在网上的爆火,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引发了人们对地域文化、生活方式的讨论。有人觉得它“土”,有人觉得它接地气,但无论如何,它都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。